
美德格言
1、快乐应当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2、英勇对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鲍斯威尔
3、应知学问难,在意点滴勤。特别难上难,锻炼品德纯。——《陈毅同志诗词选》
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当寻求知识和美德。——《神曲》
5、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遭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由于他们生活单调呆板,就是由于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6、虚荣促使我们打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他人的赞成,虚伪却使我们把自己的罪行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他人的非难。——菲尔丁
7、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他人,我们就能够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类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抵的。——弗洛姆
8、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9、你要记得,永久要愉快地多给他人,少从他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1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1、精神上的道德气力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因而我们的爱国热忱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发挥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2、我们有没有产阶级道德,我们应当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类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13、当一个人遭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当把自己看做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14、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气力,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动的重要条件。——凯洛夫
15、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
16、对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7、德行的实现是由行动,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18、许多人都是由于本身软弱而做出问心有愧的事来的,并不是都是蓄意背信弃义——拉罗什夫科
19、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0、和最高尚的美德和最凶恶的狗一样,最大的冤仇也是默不作声的。——里克特
21、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周易》
2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
2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8、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0、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32、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3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5、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4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4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42、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4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9、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5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5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52、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5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4、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5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5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年龄-用众》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6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64、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6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6、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6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6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7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72、天将降大任因而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7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不懈,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年龄》
7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7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7、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7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9、士虽有学,而行动本焉。——《墨子-修身》
8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8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84、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8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86、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7、历览先哲国与家,成由节约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8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容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9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9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文天祥《过伶仃洋》
9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