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才30多岁,你在惧怕甚么?
文/潘小潘
1
曾看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某日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名老者。登记小姐问:“您是给孩子报名?”老人答道:“不,是给我自己报名。”
小姐愕然,屋里的年轻人也愕然。老人解释说:“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叽咕咕,我听不懂,心里挺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小姐问:“您今年遐龄?”老人答道:“68岁。”小姐说:“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那时已70岁了。”
老人笑一笑,很幽默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岁吗?”说完,大家都笑了,人们在笑声中,仿佛也在思索着甚么。
是的,这位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他的年龄都是70岁,可差别是:两年后,他要末可能开心肠和儿子媳妇交谈,要末仍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2
最近,我却碰到与这位老者恰好相反的人。有一名读者留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恰好三十岁了。为人妻之前,我也曾青春靓丽自信满满;可是,为人母以后,厨房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从做饭吃饭到刷碗整理完,没两个小时出不来!
我想重新动身,想去把学业重新捡起,可是我身旁的人总在边上说,你看现在满大街的硕士博士都到处找工作,你再去学习又有甚么用?
你说我该怎样办?我现在再去学习是否是真的太晚了?我不知道我自己除会带孩子还会干甚么?好像真的甚么都不会,甚么也干不了。”
说实话,这留言真是看得我一声长叹!
我记得有一个笑话。甲说:“你说我都30多岁了,是否是年纪太大了啊?”乙说:“如果你现在死去,他人会说,你看这个人好可怜,这么年轻就没了。”
常听见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甚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我都这么老了,学习还有甚么用”这样的话。
可是,说这些话的人有许多也才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精力充分,真的其实不算老。只是他们或许在生活中遭受了一些失败、一点打击,便开始自我放逐、随波逐流。
3
阿雪是我小学时的一个邻居,父亲去世很早,阿雪只能随着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早早经历生活苦痛的她很懂事,也很听话,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已知道把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包揽,从洗衣服做饭到照顾年老的奶奶。
从上高中以后的分别到再见面,我们都已到了人生的而立之年。阿雪的变化大得惊人,小时候那个怯怯的小火伴不见了。不能不承认,三十多岁的阿雪很美,有种古典美人的宁静平和,尖尖的瓜子脸、弯弯的柳叶眉,一颦一笑都自带风情。
她告知我,高中毕业后,本来可以保送大学,可由于家里实在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她咬咬牙放弃了,然后一个人只身去了异乡打拼。这些年,每天早上四点半准时起来,坚持学习一个小时英语,看一个小时的书,再赶最早的一趟公交车,从她住的城郊到她上班的城中CBD。在公交车上,上下班途中的两个小时也是雷打不动的浏览和学习时间,她像海绵一样拼命汲取着各种知识。
她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咬牙坚持,直到26岁的时候,她自学考了大学,再通过努力考了研究生。现在,33岁的她在一家大型的销售公司做业务主管,年薪五十万。
她说的让我印像最深入的一句话是:“我忍他人所不能忍的痛,吃他人所不能吃的苦,就是为了收获他人得不到的收获。”
如果命运的黑夜漫长又寒冷,请一边用行动促使自己发热,一边宽容地等。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当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
4
有人说,你可以一生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开端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们的年龄常常就像试金石,等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类人变得越发有趣,一类人变得越发无聊。前者开始创造生活,后者开始被生活创造。
不幸的是,一部份人偷懒,愿意把后半生的命运交给前半生的惯性。荣幸的是,另外一部份人开始有能力刹住惯性,去重新定位方向。
而作为一个才30岁的人,如果你一直恐惧开始、惧怕失败,而让自己的灵魂一直蜗居在那三尺灶台上,那再过十年,等你40岁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过着像30岁时一样的生活,也许状态比你想象中的更坏。
我不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差,一样也不希望你到时后悔。你才30多岁,你在惧怕甚么?请一定记住,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来源:遇见张小娴(ID:Miss_AmyZ)|作者:潘小潘,情感专栏作者,80后旅游人与吃货,酷爱美食、写作、跑步、旅游。个人公众号:小潘在等你(ID: sipushi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