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努力,最对不起的实际上是自己
文/一棵花白(简书作者)
1
晚上和常常约稿的某编辑聊天,谈及工作问题。他问我是不是仍未工作,我安然承认。西安平均月薪3k的情况下,工资尚不如稿费收入高,倒不如渐渐找,先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近来我在细读《认识电影》与《电影理论与批评》(感谢夏神推荐的书),弥补自己在影评上不够专业的缺点。从前写影评全靠兴趣,想到哪写到哪儿,写完也从未曾试图修改。
谈到此处,编辑说起他收到稿件时,会花许多精力找海报截图动图剧照等等作为配图,一处图片,常常换过三四次。标题更是要如此,需得一遍一遍修改。听完这些,我瞬间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我向来自恃聪明,稍微比常人有一些天赋,不论做甚么事情,总是会遇见贵人提携,也助长了我的浮躁之气。仰仗着旁人的提拔,仰仗着侥幸得来的爱好,却从未反思过,这类爱好能延续到甚么时候。
读者一时半会骄纵着我,任由我取冷僻的标题,任由我写其实不是那末有趣的内容,任由我撒泼打混,任由我不坚持更新,不主动修改,不列提纲,不加构思。
但以后呢?内容井喷的时期,谁还会数十年如一日的惯着我?文章写得好的人太多了,被埋没的人也太多了。不精益求精,就意味着会被迅速淘汰。
2
我的前半生,一直处于一种“姜子牙钓鱼”的状态。不爱同他人争甚么,也不知道有甚么好争的。这个大概是“先天性庄子病”。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以为庄子要抢他的丞相之位,但庄子不疾不徐的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种鸟叫鹓鶵,非清澈的泉水不喝,非梧桐树不停下栖息。有一天鹓鶵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叼着一只死老鼠,对着鹓鶵“吓”的一声,生怕鹓鶵和它抢死老鼠。惠子,你今天是要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我潜意识里把自己视作鹓鶵,把那些要和我争的人视作猫头鹰。但后来却发现,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只有猫头鹰能吃饱活下来,以鹓鶵的性情,必将活活饿死。
我不想把这个世界让给那些我瞧不起的人。如果我说出“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最好是能够过得比“竖子”更萧洒,生活质量更高,否则哪里来得底气。
与其做不努力的鹓鶵,不如做努力的猫头鹰。繁华犹如过眼云烟,抓得住的才是自己的。
3
最近常常听到读者的感慨:“某某某写文章还没你一半好,人家却有那末多粉丝,替你觉得惋惜。”“你一定会成为作家的,虽然现在你粉丝不多,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但事实上这并没有甚么好惋惜的,有因必有果,昨日没种瓜种豆,本日如何要求满园丰收?只知道闷头写,写完也不知回头重新审阅,不曾花心思去做到最好,得到的结果固然也不会是最好的。
一直以来承蒙着平台、主编们还有读者们的厚爱,我感激至极。在我懒洋洋的时候,你们就已陪着我了,这样的厚爱让我如今回想起来惭愧不已。
勤劳起来的花白,一定会成为你们的自豪。只有我不想做的,没有我做不到的。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将来你们就会知道你们的眼光有多正确。
我将会弥补之前没有付出的那些努力,追逐那些早早动身并且一刻不停歇的跑在我前面的人,直到站在万人中央,感受万丈荣光。不再对不起将来的自己。
4
我见过太多荒废自己人生的案例。明明头脑灵活,并且在某一方面有过人的地方。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由于本身设限,由于舆论逼迫他早日立业成家,由于过早的向现实让步,最后神彩尽失,泯然众人矣。
此生最荣幸的事情,就是没有由于外界所谓的“写作肯定会穷一生”的声音,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哪怕将来真的会穷,但是最少我真心的开心度过了几年。)
每个决定,在那个寻常的日子里看似很寻常,但数年以后当你回头,会发现这些决定构画了你的全部轨迹。
忍心让自己在角落里积灰的人,必将会在临终时后悔。我们只会遗憾,自己没能去做,没来得及去做的事情。就像很多人回想起高三,都会后悔自己为何没能再努力一点。
那些“不那末努力”的过去,都需要一个“加倍努力”的将来才有可能弥补。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一个“尽最大努力”的现在。借这篇文章作为一种忏悔,也当它是一个新的节点,我将对得起将来的我。(来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