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你的时间不多了
文/连岳
年轻的时候,总认为时间多。这符合直觉,毕竟离死亡远,时间比年纪大的人多。
这是个天大的错觉。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大学生,或刚刚工作的人,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你的时间不多了。
我对平时几个比较亲近的孩子,常说的也是这句话:孩子,你的时间不多了。听不听得进,无所谓,这句话得放着,这类子先撒下,会不会发芽,有没可能成为他的理念,看造化吧。
大学高年级至职场新人,24岁左右吧。极少数天才不论,一般还处于啃父母资本阶段,工资收入也是最低一档,还是学徒层级,可替换性很强。谁都可以说你几句,你还不好回嘴,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伸手的感觉又不太妙。
要理顺的矛盾很多:和父母理念不合,被断财路怎样办?恋爱分分合合,找不到意中人怎样办?房租怎样办?房子首付怎样办?业务老不上进怎样办?
这多是你这辈子压力最大的阶段之一。流很多泪,吵很多架。意志力没有相应增加的人,将采取回避措施,这些事太烦了,我不想它们,自然就过去了,反正时间有的是,我还年轻。
然后,三十岁来了。这时候候,情势更可怕。再没骨气的人,这时候向父母伸手,都得酡颜。再没自尊的人,看同学一个个超出自己,也得妒忌。这样的人,机会之门已快要闭合,不出意外,日子愈来愈难。变坏,倒是一条前途,虽然我啃老,可我偏敢跟父母耍流氓,而且可以说:我之所以混得这么差,都是你们没教好!都是你们没背景!此时你一般有了配偶和孩子,他们常常同样成你的出气筒。亲人们能拿流氓怎样办呢,也就忍吧。
万一有工作,在公司,也学会了偷懒耍滑,留着你嘛,好像没甚么用途,开除你嘛,又显得过于严厉。就让你混着吧。
你的人生从此在阴沟底保持稳定,接下来的时间很多,不过对你来讲,这些时间已无意义,由于单位价值为零,为负数,所得还是零。
孩子,你的时间多吗?不多,机会窗口,也就十年左右。是有中年后奋发逆袭的例子,不过那是特例,轮不到你。
这不是耸人听闻,人越早坚持,机会越多,越迟开始,越难翻身。常看我文章的孩子,可能会有焦虑感,正如昨天一名大三学生的留言:看完文章就会想拼命挣钱,在一切痛苦与悲痛后面,都看得到”缺钱“两个字。
这态度就对了。爱钱、尊重钱、想挣钱,这是年轻时就该确立的信条。没钱时不是去躲避,而是去工作,去想办法,早晚要做的事,得早做。
由此想到一事。一名北京的朋友,向我描写了她喜欢的一名小朋友的“遭受”,在一公司,由于理念相投,抱着义工的心态拿着极低的工资,任劳任怨多年,最后离开时东家极冷漠,因此感到悲凉。
我跟她说,我到认为是好事。东家狡猾一点,来点甜言蜜语,你又得当几年义工。正由于“悲凉”离开,才可以尽早找到好工作多赚点钱。
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去当义工,主题沾点书、文艺、慈善,免费都干得欢。这样你不觉得你浪费时间,好像有面子,仿佛有理想,还看不起那些真在赚钱的“庸俗”同龄人。
只有特定的一种情况,应当免费劳动,你还没足够资历进入心仪的行业时,免费劳动换取实习资历和接触机会,一可提升能力,二可展现能力,为未来铺路。暂时的免费实际不是免费,而是获得将来更高收入的观摩券或入场券。
年轻人时间少,一天都不能浪费。那种永久低薪的、看不到前景的行业,包装再多理想,老板再能扯淡,都不要去碰。
比你的同学更早开始,大大方方谈钱,想方想法赚钱,你已领先。而且很可能领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