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甚么关系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总是太急了,好像自己还没学会走,就想去跑,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很累。这类感受,我也有。
刚学日语没半年,我就想自己能够考下N1就行了;希望自己可以一年读上百本书,让自己一下子变得优秀;希望刚毕业第一年就能够拿到很高的工资,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写一篇文章,希望一夜之间可以刷爆朋友圈,红得人尽皆知……可是,后来这些期望大多适得其反。当结局总是跟我期望的不一样的时候,我才明白,在成长这条路上,在变得优秀这条路上,我太过心急了。
急于求成,急于被人认可,急于翻身改变命运,急于得到一切。当这些操之过急的欲望没有实现的时候,我就同朋友一样,百爪挠心,展转反侧。我变得焦虑、不安,经常觉得自己无能。我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心情,在最深的渴望里,努力着,学习着,纠结着,受折磨着。
我一边给自己打气,要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一边又备受折磨,觉得自己为何还是不够好,为何比他人还是差那末多。他人红了、成名了,粉丝和年薪都几十万了,而我呢?
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它让你觉得自己太匮乏了,太无能了,太低劣了。坐在地铁里,我常常累到想哭;夜里睡觉的时候,也常是彻夜难眠。我的自尊心在折磨自己,我不能够容忍自己不够好,我不能够接受自己还不够优秀。
可是,接受自己不够好,承认自己暂时的“无能”,真的那末艰巨吗?
记得一个同事跟我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谅解自己。当自己出错的时候,当自己没有到达自己期望的时候,当自己感到累的时候,他选择不难堪自己。我想,我也必须承认自己不够好这件事了。我读书不够多,我的工资不够高,我没有几百万的房子,也没有几十万的存款。
我日语学了一年,还是很低劣;我没有保证自己每天都读书;我上班会迟到,周末会想在家睡个懒觉。那些我想一下子过上毫无压力的生活,一下子功成名就的欲望,都是源于对现状太过艰巨的畏惧和恐慌。在困难的境遇眼前,我做得不够完全,我没有全心全力地去面对。累的时候,我总想要逃,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理想的意义。
可是,在我如此懊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没法停下来。即使我接受了自己没有天分、不够优秀的事实,我还是不愿意放弃。最少我今天要比昨天好,我今年要比去年好,我明年要比现在好。我做不到一挥而就,最少应当做到让自己愈来愈好。
事情为何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呢?之前我只是一个在北京五环外实习的杂志社的小编辑,现在我已跻身行业里非常有实力的图书公司做产品经理了。之前我一年读三十本书,去年我读了五十多本了。之前我连日语里的一句“谢谢”都不会说,现在我多少可以说点口语了。
我不全是无能,我只是还不够好,并且对自己不够好这件事,太过心急,不能安然接受。
我不是告知自己今年要读一百本书吗?我不是要求自己文章要写得愈来愈好吗?我不是在努力让自己升职加薪工资翻倍吗?我不是还打算去学学画画、练练书法吗?我不是对自己、对未来,都比从前更有信心了吗?
“我还那末年轻,不够好又有甚么关系”,我能够越变越好,不就能够了吗?
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十年前也大多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一无所有。可是,我们具有跟他们一样的心气和斗志,十年后,我们也不会太差的啊。我们或许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乃至比他们更好,不是吗?
对年轻的我们来讲,没有上太重点大学又怎样?没有一毕业就具有金饭碗又怎样?没有进大公司取得优渥的待遇又怎样?没有男朋友,没车没房没户口又怎样……
身旁只上过普通大学的朋友,后来摸爬滚打也年薪百万了。最初在七八个人的小公司里“暗无天日”的码字员,最后也凭仗经验和能力进入上市公司了。之前没钱要住地下室的同事,现在也有能力住在三环的独居卧室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变好,不是吗?只是在我们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何不试着体谅自己。我们只是需要时间去改变这些,而不是抱怨自己无能。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座下来休息休息;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去接杯水喝;当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们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
比起成功,我更希望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比起你飞很多高多远,我更担心你过得好不好,心累不累。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千万别太着急,别太委曲难堪自己。年轻的我们,还有大把时间,用来改变命运。
一个朋友说,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孤单的星球,无父母依托,没有朋友帮助,也没有爱的人关心照顾。那个时候,我跟她说,“当你自己足够好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条件是你要对自己会变得更好这件事,坚信不疑。”
我们需要明白,跟优秀之间,我们不过只差一个时间的距离。
希望努力着的每个人,坚持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