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发布时间:2021-03-28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本钱最低的升值方式

文/不爱芋头的芋头条

01

F没有诞生在一个有着强硬背景的家庭,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立志要读研,去更好的学校,过更好的生活。

因而她从大一开始便积极准备有关考研的一切事宜,在基础课程与专业知识方面她学得比宿舍任何一个人都刻苦,每天早出晚归,特别是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深夜了还在挑灯夜读。

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她肯定会考上,但恰恰,已过了初试的她,止步在了复试的面试这一步。

F觉得非常愁闷,我们也都用“名校的面试都是有本校保护的,其实外校,很正常嘛”这样的话来安慰她。

但我模糊觉得是她本身的问题,名校再保护本校生,每一年也会有外校的学生考上。不过,由于F夙来与我们不是太过熟悉,我也没有多说甚么。

直到快毕业的某一天,机缘偶合,F跟我聊了起来。

她说从小到大,自己都在很努力地读书,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仿佛总是少了点甚么,除考试,她做甚么都不够顺利,大一在学生会的工作也是草草结束。

她说其实自己压力一直很大,家里还有个才上小学的弟弟,自己要努力读书,以后带着弟弟一起发展。但不知道为何,自己还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总是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我其实不是一个喜欢多嘴说甚么的人,总觉得每一个人都各有命数,但是作为舍友,我还是宽慰了她一会儿。

最后实在没有甚么话好说了,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我觉得现在小学生,多读点课外书还是不错的,我们那会子二三年级都喜欢看皮皮鲁之类的,你可以买点给你弟弟看看。”

她愣了一会了,呆呆地问我,“皮皮鲁是甚么?”

我有些惊讶,几近脱口而出“难道你小时候都没看过吗?”

但是想一想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不知道也很正常,因而我仅表达了我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系列书挺能开辟个人思惟的,还不错,你可以推荐给你弟弟看,估计男孩子会喜欢的。”

她立刻接了一句,“我弟弟才不看这些杂书呢,他只看学校里老师列的名着一百篇。”表情里还有一丝自豪,我又问她名着一百篇里面有些甚么,她想了想,“就是《小王子》啊《名人传》甚么的。”

我觉得有点可笑,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孩,怎样可能看得懂这些。再一问,她小时候连这些书都没看过,看过最多的就是学校里的语文课本。

我终究没忍住,问了她一个问题,这才恍然大悟,为何她有着远大的理想与刻苦的精神,可是仍然在名校的提拔中败北而归。

在最后的面试中,有个老师随口问了一句,大概意思是能不能评价一下现今的厚黑学究竟是一种甚么样的理念。她当时就愣住了,说我历来都没听过这个词。后来老师又问了几个跟专业课知识没甚么关系的问题,她连回想起来都很困难了,还一脸愤懑地对我讲,“好好的面试,净问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故意刁难我呢吧!”

我无言,抛开故意刁难这一说,她读的书的确是太少了,少到可怜却不自知,才是最大的悲剧。

02

前阵子,杨绛先生的去世引发了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刷屏。

不管是否是杨绛先生写过说过的话都冒了出来,每个人都在点着烛炬说着各种哀悼与缅怀的语句,恍如自己已然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每本书,读懂了先生的每句话,下一秒就能够过一个跟先生一样的人生了似的。

朋友L对此总是各种不屑,“恐怕在这天之前,他们都不知道为何要称呼一名女性为先生。”

的确,就在消息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人问我“钱钟书是谁?”下一秒就在朋友圈里面发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先生走好!”之类的话。

朋友圈里的一些人,有事没事喜欢拿这些热门新闻出来标榜自己的学识广博与情感深入,说白了,就是装逼,不是你自己的东西,非要拿过来讲是你自己的,那你和前阵子拿他人奢侈品拍照的额头妹有啥不一样呢?

有人说,我读书少,怪我咯。

对,固然怪你。

你甘心去与三五酒肉朋友相约去吃喝玩乐,甘心在宿舍刷伦理剧打电脑游戏到脊椎疼,乃至甘心一整天都无所事事,也不愿意捧起一本好书去看去思考,你却还在抱怨着自己的人生不够美满。

L的一个朋友H就是这样的人,高富帅一只,恰恰总是觉得自己孤独,觉得自己被全球抛弃,所以非要拼命去消遣,去谈恋爱,乃至去约炮,完了又觉得人生真他妈空虚,一点意思都没有,因而又觉得自己被全球抛弃,重复开始恶性循环,陷在人生的泥潭里不可自拔。

他不止一次地跟L抱怨过,说没有人懂他,没有人爱他。

L总结下来就是:你读的书太少了。你不够充实,不够强大,不能自己给自己安全感,才拼命在他人身上寻觅安全感。

但是H总是不能理解L的说法,L也没办法,讲到底还是说他读书少了,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03

有人说,要读那末多书干吗。

或许这个问题L会解释得很好。

L很小的时候,父母每天都在外面忙,家里永久只有他一个人,但是L不会觉得孤独,又或说,在漫长的孤独中,他学会了用读书来自我宽慰。

他说那些日子里,一本又一本的书像一些朋友乃至是尊长,陪伴着他,开解着他,他渐渐开始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安全感,也渐渐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

而这一切又与他的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L的父母虽然是生意人,但从L很小的时候便开始给他讲睡前故事,后来即便父亲常常出差,每次回来也会买上一两本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气质里自然有一种处变不惊的泰然。

H的小时候也是父母在外忙生意,H便成天在家打游戏看动画片,日子久了便开始觉得无聊,开始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关爱,家庭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少,矛盾也愈来愈多,终究致使了他游戏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恶性循环。

微博上有句话说得很好,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本钱最低的升值方式。

如果说健身会让自己的肉体变得美丽而健康,那末读书则让灵魂变得美好而强大。它扩宽了我们生命的广度与宽度,即便生活跌宕起伏,我们也能具有一颗泰然处之的心去面对这一切。

男性是这样,对女性更是如此。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末久的学、读那末多的书,终究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必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终究跌入繁琐,洗尽铅华,一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一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这句话我表示赞同。

有些时候,教养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但是更多的,应当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自己接触过的人和事。

你读过的书决定了你会遇到甚么样的人,也决定了你会过上甚么样的人生,我不反对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比起无停止的奢糜,我更希望能找到一个彼此灵魂高度相互匹配的爱人。

爱情的确不能没有经济支持,长得顺眼也是感情能开始的重要缘由,但是情感上的共鸣才是一段感情保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