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3-16

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

感觉自己干甚么都不行,怎样办?

文/达达令

01

有人问我:感觉自己干甚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样办呢?怎样找到自己善于的地方,走向成功呢?

对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是个文科生,没有那些牛叉的技术技能,大学学了个新闻学专业,从大学到刚参加工作,一度觉得没甚么用,乃至延伸到了上大学无用论的那个层次。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度很自卑,身旁的同学,要末是学霸要末是活动达人,我就介于这二者之间,不尴不尬地过了四年,有多少人跟我是一样的呢?

“感觉自己干甚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样才能成功呢?怎样找到自己善于的地方呢?”这些问题在我身上都出来了。

固然,我没有由于迷茫,就去否定大学需要努力学习、努力参加实践这件事情,我只是讨厌自己那末早就参透了这些,乃至我一度由于觉得自己纯洁是为了偷懒而甚么都不想做,而感到自责,乃至极度痛苦。

直到今天,我开始释怀,如果找不到让你舒服的状态,或找不到能引爆你动力的事情,那你做的那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固然,有人说努力学习考上研究生有好工作挣大钱,这就是动力啊,参加社会实践找好工作挣钱,就是动力啊,上班了多多努力多发点工资,就是动力啊,如果你是指通过物资化的回报,当作自己的动力,那末我不予置评。

我所强调的,是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说大了就是延伸到一种使命感。

回归到现实,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状态。

02

我大学里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看书,二是写日记。每一个夜晚熄灯后打着手电筒,一点点记录自己心里的烦恼,由于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那份耐力,去化解心里的哀伤。

乃至有段时间一度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很厌世,甚么都不想做,但是我还是会泡图书馆,坚持写日记,或说不需要坚持,我是必须每夜写上几张纸,才能睡去。

毕业后工作了,找到了跟专业有点沾边的传媒公司的一份工作,进去后发现干的事情,跟大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其实我也是后来知道,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我当时照旧不知道罢了。

就这样恍忽地过了两年,工作不咸不淡,没啥感觉,也没豪情。

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了,我又开始问那些纠结的终极问题了:我到底合适甚么呢?我不会就这样过一生吧,万一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怎样办?

我开始慌张了。

我只能自救了。

03

我细细地罗列一下那些生活中很不起眼的我。

在工作上,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写写文案整理一下表格,但是我写的专题推荐跟软文都不错,这些就得益于我平时就爱看成心思的广告文案,还有那些成心思的时事热门,直到我现在换了一份工作,专做策划。

我觉得那些脱口而出的创意点跟文案,在他人想来都是难想的东西,我说你们多看路边广告牌,多刷新闻,多听听他人讲故事,同事会觉得做不来,我突然觉得,各有所长看来真的就是这样的,我这平时爱视察爱学以致用的性情,还是蛮有用的。

在同事关系上,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遇上很奇葩的同事,就会躲得远远的,遇上不错的同事,就会多多分享,一起吃喝玩乐,跟大家都搞好关系那一套说辞,不合适我。

我一开始也很纠结,但是后来我发现,当你专心做自己的时候,反而是最轻松的。

后来,部门搞团建聚餐活动,活动安排交给我,我也乐意接受这一切,由于我善于出点子并去履行,我喜欢操持这个吃喝拉撒的小事情,并且喜欢井井有条地处理好。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很感激我,至于那些占了你便宜,最后一点反馈都没有,乃至还各种抱怨的同事,那这一次就当作教训,下次你再来参与,我就谢绝准备这次活动,他也就自知之明地离开了。

在生活上,我是个吃货更是个喜欢下厨的人,各种菜式包括拼盘还有烘培甜点,各种都会尝试,之前我不觉得这有甚么,直到现在我才渐渐发现,会有人由于这个称赞我很利害。

很利害?之前我只会笑笑,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直到现在我发现,正是这类叫“一种生活状态”的东西,就是让一个人取得内心平静的神丹妙药啊!

好比说有人喜欢登山、潜水、跑步,有人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还有人喜喝彩朋唤友集会,牛叉的那些做研究实验,程序猿们敲代码,还有一大堆90后小孩创业卖果汁卖肉夹馍卖手抓饼,之前看记者采访他们说,你为何要选择这个,他们回答是为了开心,我总是不能理解,现在我明白了,“忠于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奢侈的事情。

多少人把自己软禁在一个程序化的世界里,人来人往上班下班公车地铁,看到他人高喊这世界有很多种生活方式,然后想一想就算了?

04

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我也没有那末多的资本高喊旅行冒险,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我做了甚么呢?

由于第一份工作是国企,安逸舒服的生活,不能让我内心平和,所以我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每天写策划出方案,这一切工作要求,使得我每天刷微博逛知乎刷新闻网站,乃至开淘宝京东天猫,都成了一种找创意点的方式。我一边干活,一边吸收在网上取得的知识,每天一点点,我有的是耐心。

我自己经营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她在江湖漂”。一开始目的很简单,由于我找不到喜欢的质量高的微信浏览号,那些纯洁为了吸粉的标题党,一度绑架了我睡前的时间,最后一无所获让我气得胃疼,所以我就自己弄了这个微信公众号,专注于跟我一样迷茫而又寻觅前途的女生们。

一开始我就挑自己喜欢的文章推荐,心情好了还写点自己的感悟,一大堆赤裸裸的麻辣反鸡汤,看得我舒服也高兴,直到后来决定自己写东西,结果发现有好多姑娘跟我留言分享自己的难点,我开始觉得,干嘛要去改变这个世界啊,你看我能够让这些女生每天后台给我留言,“找到了同类中人”,这类爱分享的性情与能量,同样成了我快乐的一种源泉。

我一向爱折腾,各种手工尝试的蛋糕甜点,会带到办公室跟大家分享,同学同事隔三差五来家里蹭饭。我认识公司里一个年长的姐姐,跟她出去吃饭会探讨这个菜式的做法,还有餐具的摆设、餐厅的装修风格,翻桌率、人力培训本钱控制都渐渐地聊开了。我就是这么无聊而叫真,吃个饭,也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这些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手段。

直到今天,那个大姐每天都念道着,你要哪天开餐厅了,我一定会跟你投资,不光是你爱好善于这件事,我觉得你这个人就是有生活味道的。

我笑着,餐厅开不开得成另说,我这个人渐渐变成了他人觉得成心思的人,其实这一切的条件,是我自己过成这样的,而不是为了他人的期待或欲望才要去做甚么的。

05

啰唆了这么多,至今想来,自己所做的这些,貌似跟大学没啥关系,其实关系大了去了。

我现在遇上困难,就会翻大学的日记跟读书笔记,觉得那时的自己真是幼稚荒唐,想那末差的问题。但是想一想要是没有那时的纠结,今天的我也不会晓得利用身上这些特质,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比如写作,分享,成为各种闺蜜情感问题的垃圾桶,遇上餐厅的美食回家动手实验一番,同事跟朋友的衣服搭配顾问,跟年长的人聊人生哲学,跟外向的人聊美食电影跑步健身,跟内向的人聊能量法则,聊一个人独处的舒服感。

也正是由于一个人把很多问题都纠结过了,所以当我现在乎识到“感觉自己干甚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样办呢?怎样才能成功呢?怎样找到自己善于的地方呢?”这类状态时,我已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然后一点点自我分析,进行自救,也能够一点点敲下这些文字。

也许答不对题,我不能技能性地告知你要多读书、多参加集会、多找牛叉的人学习、多投资自己,由于一旦从这个角度回答,你就会有下一层问题,读甚么书好?怎样才能找到集会圈子?如何认识牛叉之人?怎样投资自己比较好?乃至还会问,一样的价钱,一样的条件,去学管理技能课程好还是报一个PPT培训课程好?

我们这一生伴随着问题而来,我开始明白这一点,同时我明白自己的境地太低,但是这无妨碍让我在这条寻觅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路上,继续前进,我也需要牛奶面包,我更需要找到人生意义之所在。

很多人问我最喜欢的电影是甚么,我历来都不会说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不是大片,却是最感动我的一部电影。

可笑的是,多年前在大学宿舍看这部歌舞印度片的时候,笑得前仰后翻,跟舍友各种吐槽,而现在,上个月再拿出来看,大半夜哭到不行,兰彻的那一句“寻求出色,成功自但是来”让我一夜无眠,多少人是把这句话反过来过这一生,还要抱怨人生的意义找不到的,却不知,我们要的出色,实际上是自己喜欢、善于并且还能坚持的东西。

也许你已知道了自己喜欢甚么,善于甚么,但是你不愿意把它释放出来,由于,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离开舒适区去做出改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意想到,即便现在还没有物化显现的转折状态,但是已开始渐渐去发掘并默默积累的。

马云离开舒适期之前,默默做了六年英语老师,可是这个默默的进程,真的只是纯洁的上课下课而已吗?

时间看得见,愿你我共勉之。

作者简介:达达令,电影策划人,时尚杂志撰稿人。微博@彭小玲达达令,微信公众号:她在江湖漂(id:tazaijianghupiao)本文选自达达令新书《为何你总是惧怕来不及》, 在这匆忙焦虑的世界里,试着为你论述一段不慌张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