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

发布时间:2021-03-08

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

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

文/老丑

“18岁以后,我的路我要自己走。”

记忆中,这是我对我爹说过的较狠的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我和他都愣在原地,谁也没吭声。

老实说,我一直都不是一个太叛逆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甚么“大逆不道”的举动。

我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停学到军队当兵,也从没拿着父母的钱任意浪费,更不曾说走就走背着吉他去流浪。

高中时的我,像其他的“学霸”一样,所有的决定都是父母做主,包括穿着,包括交朋友。

但报考志愿的时候,我和家人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按我爹的想法,我应当贴着分数报,尽量报一个录取分数线高的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一副理所应当、张牙舞爪的气势。

而我自己恰恰在高考前讨厌了理工科,发了疯一样,一心想报文科专业。

我不知道当时哪儿来的勇气,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妥当,总之发报考单确当晚,我赌气说了那样的一句话。

过了一晚,第二天当我真正翻开志愿单,发现从提早批到第一批、第二批全是选项的时候,我开始认输了。我渐渐从任性当中恢复了理智。

所以等到真正涂写志愿的时候,我跟我爹说:“我还是填你给我选的学校和专业吧。”

本以为他会由于我的顺从而高兴,最少也得小酌一杯,但他没有。

当着我的面,他拿起两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渐渐地用牛皮纸包上,捆好,然后走进卧室,放进书桌抽屉里,收起。末了,他慎重地对我说:“从今往后,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吧。”

一直“被决定”的我,突然之间听到这话,最直接的反应不是兴奋,而是胆怯、心慌。这类态度,和赌气时说出“我的路我要自己走”时完全不同。

再看我爹,眉头紧锁。他说,想了几天他也想清楚了,就算最后帮我填好了志愿,可终究上大学的那个人是我,他没法替我承当。

剩下的拉锯式的交谈细节,我都记不太清了,反正我当时的确很无助,也对他的放手不管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但没有办法,志愿马上要交,我必须从抽屉里拿出《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用了一整晚的时间,尽可能把第一、第二志愿全部填满。

即使到头来,我仍按我爹苦心研究的结果填报了志愿,但那还是我大学之前做过的最重大的决定了。看起来有点荒唐,有些残暴,却令我毕生难忘。

我承认,在那件事以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是记恨他的。

我没法理解他稀里糊涂的放手不管,更没法理解,他居然真的把我18岁以后的路完全交给我一个人走。

上大学时我说我要买吉他,他不干涉,说只要我可以坚持学下来就成。

我说我想投钱炒股票,他不过问,只提示我记得留些钱吃饭就好。

乃至有一次我和他人打架被他知道,他也没有管我,只是淡淡地提示我,成年人犯法是要承当刑事责任的。如此明了、深入。

当时我的心态多少有些赌气的成份。但随时时间推移,他越是这样,我倒越可以认清现实,做事也变得谨慎起来。

由于我知道,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出面帮我做主,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替我承当结果。任何事情,必须自己来扛。

随着自己渐渐成长,当一次次独自判断、理智分析后做的决定让我尝到甜头的时候,我开始感恩于他当时的果断。若不是他那时放手不管,我仍要大费周章,在社会上多走一些弯路的。

的确,做决定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个理由,有人支持,哪怕有人反对也是好的。我们其实不是真正想要听取对方的意见,意见在这个时候其实不是很重要。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命令,和可以和你一起承当结果的人。

但是,是否是非要有这样的人出现,听到了鼓励的话,你才肯鼓起勇气去选择?有时候等到了这个可以和你共同承当后果的人,终究的局面又有谁可以替你整理?

当读者让我帮他选择的时候,我通常回复:“我可以帮你分析,但决定还是要靠你自己来做。”

暂不说情感问题变化多端,即使是职业的情感专家,也没法从你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即使我帮你做了一个决定,终究的局势也需要你来面对和承当。所以,这并不是敷衍。

我更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视野和经验,于生活以外,让你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种可能。

我在北京有一个唱民谣的朋友,至今徘徊在各个酒吧,默默无闻。

他说他背着吉他北上,绝大部份的缘由是,当年一起玩音乐的朋友都特别看好他,也呼吁他过来闯荡。

可当他发现偌大的北京竟听不到他一声高歌的时候,他才发现,鼓动自己过来的那帮人,没有一个能站出来帮他喊两声。

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除你以外,皆是旁观者。那次,我是完全地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