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没有最完美的,只有最合适的

发布时间:2021-03-04

没有最完美的,只有最合适的

没有最完善的,只有最适合的

文/辉姑娘

亲爱的朋友,首先要感谢你今天请我去你的新公司做客。公司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可以看出你对它倾注了全部的心思。

你问我:对你的公司有甚么样的看法。我想对你讲述的,是我视察到的一些细节和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你的办公室宽阔明亮,装修得体,门窗的隔音质量很好。可是大概正由于太好的原因,你听不到门外两个女孩的嬉笑声,她们从指甲的色彩谈论到网店的促销,不亦乐乎。你走出门的时候,恰好她们聊得累了开始对着电脑敲文件,她们微笑着冲你打招呼,你也微笑致意。

然后你训斥了那个在旁边吃苹果的女孩,说上班怎样能吃东西呢?你没看到在你出来之前,她刚刚打过一个长长的电话,说得口干舌燥才成功帮公司做成一单大生意。

不要冒然对某一个员工下定义,你不知道的事多得是。视察日久,方见人心。

我们出门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在楼梯间哭泣的女孩,真的哭得很惨。你心软了,走过去问她产生了甚么事。她抽泣着说是由于工作失误被主管骂,你安慰了她,又亲身把她送回工位,女孩转悲为喜,连声说谢谢老板。你也很高兴,可你大约没注意到,她主管为难的脸色。

“越权”不但是下级对上级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上级对下级也一样。

你自认体恤下属,却没想过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像她一样的年纪,你也蹲在楼梯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你,也没有今天的你。

那位主管未必不这样斟酌问题,只是你横插一刀的安慰,让她顿时堕入了两难的地步,恍如父母教育孩子,祖母跑出来心啊肝啊地呼喝,孩子得意于逃过一劫,教育却就此失败。父母更是失却威望,不再有说服的底气。

再来谈谈你那天从牙买加带回的极品蓝山咖啡吧。端咖啡进来的小秘书手脚太过粗糙,洒了一小半出去,还弄脏了我的牛崽裤。你当时就皱起眉头,训了她几句,女孩的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出去了。

后来出门上洗手间,我途经她的办公桌,她不在,电脑开着,我无意间看了一眼,竟然发现她在写小说。我很好奇,就座下来读了一段,出乎意料的是,她文风清新,构思奇巧,很有几分文字功底。

我回来后对你提起,你却嗤之以鼻。说这个文秘一天到晚游手好闲,连咖啡都端不好竟然还有闲情写小说,就应开除为妙。

我却想起前些天你还在跟我抱怨,说缺少一个得力的文案专员。我说这个女孩不是恰好吗?你摇头,她?她才高中毕业,都没上过大学。再说,小说写得好不代表文案也写得好。

文凭论早已过时,不拘一格降人材这类话,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被充分实践着。你又焉知那女孩没有考上大学不是由于浏览了太多的课外书籍?她的内心世界,是不是比那些上过大学却连自己喜欢甚么都不知道的人还要丰富精彩?我们眼中的“游手好闲”,或许正是不为人知的特长与欣喜。

何妨给她一次尝试的机会,或许就此改变她的人生与你的事业,亦未可知。

至于谁来给你冲咖啡,没必要着急。我在洗咖啡杯时,美丽的前台小姐正巧也在洗手,仅仅是闻到了杯里残余的咖啡香,她就用欣喜的表情看着我说:“今天老板冲的又是蓝山?”然后我们探讨了一下煮咖啡的正确水温,和口感的变化。我想,她最善于的其实不是在前台接电话,或许,她很乐于再增加一份与爱好相干的工作。

我旁听了一场你召开的公司会议,公司的几位高管都是外聘回来的精英,讲话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但是连我这个外人都有所感觉—他们其实不了解这个公司,更没有感情可言。他们所讲的都是在旧公司的经验;他们所希望的,是在这家新公司拿到更丰富的薪水,得到更高的提升;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把这份工作,仅仅当作一份工作—这固然不是他们的错。

由于他们其实不是陪同你创业的那些人,你经历的那些曲折他们未曾亲见,你四面楚歌时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在最光辉时为你锦上添花,却不知美丽背后的针针刺痛。

最关键的是,你是不是看到,当宣布这些新高管的名字时,那些陪你一路走来的老员工们,眼里黯然的神色。

他们或许没有着名学府的毕业文凭,也没有读过 MBA;他们没有当过大公司的主管,只是陪你在创业早期东跑西颠,兢兢业业。他们忠于公司,并乐于为公司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豪情,他们很少对你抱怨和要求过甚么,但是他们未必没有在心里暗暗希冀过,可以在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但你总是觉得不放心,由于彼此太了解,所以你熟习他们所有的优势和劣势,你会下意识放大那些劣势,然后你会想,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可是你仿佛忘记了,这个世界历来就没有完善的人选,只有最适合的人选。

一个好员工最关键的其实不是优势比他人多,而是在面对工作时,愿意为了公司,极力克服自己的劣势,并努力把自己或许其实不丰沛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进而让集体利益最大化。

马云在2001年,告知他的十八位共同创业的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但是十年过去了,他从外面聘请的人材都走了,而他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

现在,马云说,他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一样也比能力重要。

做一个管理者,就像每天拿剑上班的人。高手用剑,出神入化,不但保护自己,也能够见血封喉,游刃有余。笨蛋剑客用剑则历来伤不了人,搞得自己遍体鳞伤还破口大骂剑的质量太差。比笨蛋更笨的一种剑客,则把烧火棍当作剑,舞得呼呼作响,还自认天下无双。固然,这些都不是最糟的结果。如果把一把好剑活活用成了烧火棍,才算暴殄天物。

我亲爱的朋友,我们都在职场上浮沉,荣幸的是,长剑才刚刚出鞘。更荣幸的是,你是拿剑的那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总比被他人握在手中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