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青春有价

发布时间:2021-02-28

青春有价

青春有价

文/薛涌

许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对房子、汽车望穿秋水,几近不惜牺牲一切。我则想说:如果你大学毕业时的裤子往后穿不进去了,这条裤子就不再属于你了。怎样没有人担心自己对这条裤子能具有多久呢?我这么说,是觉得人们愈来愈只用一把尺子衡量生活:买了甚么牌子的车?买了多大的房?人家有了,我有了没有?但大家都忘记了另外一把尺子:你为了得到,究竟失去了甚么?

如今房奴、车奴充斥于世,这充分反应了这类单一价值观对我们生活的塑造力。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随笔,讲新婚以后我们夫妻二人的生活状态。在我看来,当你买一件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就开始受这个东西的奴役。比如,我要买一双时兴的旅游鞋,立即会在家庭财政上戳个窟窿。为了补这个窟窿,就得抽出时间去挣钱,哪怕是干不想干的事情。这等于拿自己生命的一部份去换这双鞋。所以,我必须想想:这双鞋究竟有多重要?

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当时我们俩只有我有工作,拿200多块的死工资,无房无奖金,两人在北京很难过下去。妻子则英文、日文俱佳,当时正遇上外企大举进军北京,机会多多。记得有一次,一家工厂的日本专家找不到翻译没法工作,请她去帮3天忙,一天100块。在那年月,这算是挺吓人的报酬了。

可她从不多干。理由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青春减价出售。我们结婚时一无所有,但都知道自己还年轻,要用青春寻求新的生活,即出国留学。当时留学很难,而我的英语几近要从头开始学。所以,我们很清楚,要尽量把青春投入自己的发展。20年后,如果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回首今天的艰辛,当是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刻。难道就为了100块一天给卖了?不卖,坚决不卖!

固然,生活要保持,必要的工作还是要干的。但是,如果我们除食品外基本不消费,穿旧衣服,那末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下降出去工作的需要,把青春最大限度地留给自己。就这样,我们闷头奋发4年,妻子先考取了耶鲁大学的博士;缺少英语才能的我,得以混了个家属的资历跟去,由于在旁听时小有表现,同样成了那里的学生。想一想都是多亏没有贱卖青春,留着给自己长了点本事。

到耶鲁后,我先是家属,后来读硕士课程,免学费但无奖学金。那时妻子拿的全额奖学金,其实比当地的最低生活线还少几百块。那时也有些校内打工的机会,我们在没有办法时也干过一点,但只要生活能保持,就不会干。道理还是:青春不减价拍卖。

在美国的头几年,我的衣服几近全是街上邻居搬家清算旧货时买的,比如10美分一条的牛崽裤等等,尺寸不对也委曲凑合着穿。但那时却是我们求知生涯中最珍贵的,那时一无所有的状态,实际上是最为富足的。如今年过半百,回想起来,最为庆幸的还是:青春有价,没有贱卖。固然,我们历来没有忘了锻炼身体,对裤子的所有权绝不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