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同:工作不是用月薪买断生命,而是用毛病纠君子生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工作仿佛与生活是两个格格不入的概念。
比如:“校团委的老师又找我们部门的茬。”再比如:“公司周末非得要开活动的总结会议。”这是我在校园宣讲会入耳到的来自于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部份抱怨。我长了一张无公害的脸,所以他们看不到我燃烧内心的熊熊火焰。
抱怨老被老师找茬的男孩二十出头,是学生会的部长。我问:“你说老师又找你们的茬,你抱怨的究竟是老师总针对你们,还是由于你们总是有茬让自己很为难?”
听完我的问题以后,男孩支枝梧吾回答不上来,然后硬着头皮说:“在学生会工作本来就已是我业余时间的付出了,老师还老看我不顺眼,总是把精力花在让我难堪上,我每天都被整得很为难。你说她难道不是故意的么?”
你看,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旦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就无所谓事件本身的正确与否,全被转移到了人际交往的层面上了。
我问他:“首先,你会为难,证明你确切被抓到了痛处。那末为何你总是能被抓到痛处呢?只能证明你总是会出问题。其次,如果老师不找你的茬,你自己仍然过得很快乐,证明你自己压根就没成心识到自己有问题。第三,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特完善,但有一个人每天把时间花在你的身上,让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连你自己都不在自己身上花时间,凭甚么他人还要在你的身上花时间?老师欠你的吗?第四,不要认为你花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学生会,你就到达要求了。在学生会工作的进程,就是一个你对本身素质测试的进程,如果你本身出了问题,要斟酌的是如何改变自己,而不是想着如何禁止他人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许至今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甚么问题,由于你根本没有把心思花在解决本身的问题上,只是在想老师为何要让你难堪。 ”
男孩被说得很为难,但是我相信这类为难纯洁是一种觉悟以后的为难。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类似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当做生活的一部份,也许就不会那末排挤工作了。就拿活动总结会议来讲,如果你认为这一份总结不单单是工作的总结,还有自己对某个事物判断的总结,也许你就可以很好地接受它。
小王刚参加工作一年,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公司加班。她认为公司加班就是在占用她的个人时间。我问她:公司之所以急着开总结会,是由于出现了问题吗?小王说是的。但是她又补充道:反正周一就上班了,也能总结,为何非得周六总结呢?我问她:那究竟是出了甚么问题?她说:我们去机场接活动佳宾,司机的时间、佳宾改签机票以后的时间都没对接上,现场很混乱。我问:那你知道是甚么缘由酿成的吗?她说:这不是没有开总结会吗?我暂时还不清楚。
看着她一张特别无所谓的脸,我有想冲上去把她打一顿的冲动。每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没法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分开的。在工作中没法调和一系列的变动,难道在生活中就可以调和了吗?缺少的就是一种预警的意识,没有想到有人会自己改签,没有想到改签会产生的票务,没有通知安排调度的同事,一系列的“没有想到”不单单证明工作做得不好,也证明这个人在生活中就缺少基本的判断能力。
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以后,问小王:“如果你生活中把家人的集会安排得一塌胡涂,你会第二天再说,还是马上跟所有亲戚把事情说清楚?”小王说:“固然会立刻解释清楚。”
我说:“这与工作完全一样,你身上已出现了问题,你不解决,还企图第二天再解决,不能证明公司对你太刻薄,只能证明你对自己压根没甚么要求。”
她又问:“那你认为周末公司加班就是对的咯?”
“如果你把工作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都能当做是本身的进化,你根本就不会先计较公司是不是加班。只有当一份工作只是变成单纯的体力活时,你才要思考是不是需要个人休息的时间。”
有人曾问:爱情与事业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我觉得好的爱情一定能包容于事业。正如工作与生活没有冲突一样,所有反应在工作中的问题,都是关于这个人的成长问题。真实的工作不是让你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每月的月薪,而是让你用犯过的毛病去纠正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