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不英勇,青春便老去
文/长余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闲时重新捧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说》,仍被字里行间横冲直撞的方刚血气所感动。
遐想当年,戊戌变法失败,人心委顿,梁启超先生一声滚烫的呐喊,鼓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为美好未来奋勇进取。如今,昔日的“老大帝国”早已一去不复返。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如火如荼确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然有如生气蓬勃的少年。
有人说,如果依照现在的改革路径走下去,未来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将迎来新一轮剧变。诚如此,这30年里,青年人无疑将逐步担纲主角,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我们这个时期其实不缺少勇挑重任、敢想敢拼的热血青年,但仿佛也存在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喧闹的舆论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斗志,仍没有从沉睡中醒来。
有这样一种圆滑:当他人见义勇为时,他在一边袖手旁观;当他人不放弃原则时,他笑他人幼稚、不成熟;当他人积极响应国家号令时,他在算计国家给了他多少好处。
有这样一些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他们抱怨这是个拼爹的时期;买不起房子,他们抱怨这是个不公的社会;略微受了点委屈,他们抱怨这都是体制的错。
圆滑让人缩手缩脚,沉溺于自己的一隅天地;抱怨让人悲观厌世,对一切不满又不思改变。却不知,即使是翩翩少年,圆滑与抱怨也让人像个垂垂老者。
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在名篇《青春》中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情。”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偷安,是青春的本质。()如果总是畏葸不前,青春便会迅速老去。阻挡青春老去的最好办法,便是做一个充满豪情与能量的英勇者。
英勇者都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心中充满希望。他们不因遭受黑暗而颓唐,不因遭受委屈而抱怨,当机会来临之时,他们第一个牢牢捉住。
英勇者都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他们心存高远,英气干云,是仗剑天涯,踏遍青山,以梦为马的“远方的虔诚的儿子”。
英勇者都勇于不断否定自我,突破自我的局限,面对不平与挑战,英勇而为之,不以小疵掩其大醇。
固然,英勇也需要经验、智慧和判断力打底。缺少足够才能的英勇,也有可能演化成一场灾害。以此来看,英勇也是一种能力,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
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是民族明天的脊梁。一个民族的光荣历史,少不了时期先锋的身影,他们的身上流淌着敢担当、能负责的英勇者的血液。
《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说》的时期,青年人不惜抛洒热血担起历史使命,而今,改革已为青年人创造事业鼓起风帆,年轻人更当思英勇而为,方不孤负这段年华,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