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下本,也要输得起
文/晚睡姐姐
何谓赌,倪匡定义为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对前程不可知、只知有机会而不能有肯定结果的一种冒险行动”。他其实不讳言对赌的“偏爱”——“人类要是没有了这类天性,还会有进步吗?”
其实真正说起来,人生无处不在赌。
换个工作,一定就可以够升职加薪吗?谈个恋爱,一定能保证走到最后吗?全都需要狠狠心,赌上一把。
有人认为结婚就是一场赌博,不需要技能,需要的是运气。
每每说到某人婚姻受挫的时候,这类论调就冒出来了:恋爱好几年又怎样样,还不如当初随意捡一个呢,输赢的概率是一样的。
听说台湾作家柏杨也这么形容过婚姻,就像“蒙着头从山坡上往下滚,有的滚进了温顺的花堆,有的却掉进了泥泞”。
现在的剩男剩女对这类心态最熟习不过。看不清楚前路,又被各种压力逼迫着,索性放手一搏。
央视在街头采访关于“儿女不回家是不是违法”的话题,一名老大爷的回答震惊全国:“不回家看我违甚么法,要我说30岁不结婚才应当判刑!”
很多人就是被逼结婚的。有个姑娘怒目切齿地对我说:“由于我过了30岁还没结婚,我妈每天对着我哭。”妈妈最后乃至这样要求她:“哪怕你结了婚再离呢,我也不管,反正你必须结婚。”
坚持不下去了,她找了个看起来不烦的男人结婚了,想着妈妈终究可以不在自己的眼前成天泪流满面了,她觉得自己的牺牲还是蛮值得的。更何况,没准儿一下子就撞大运撞到一个好男人呢。
侥幸心理真是一种开始叫人乐观,过后才叫人悲观的东西。
但她赌输了。结婚后装腔作势地扮演了几天好丈夫以后,那个男人就故态复萌,饮酒打牌玩游戏。怎样与丈夫沟通都没用,最后她去找妈妈。老太太这时候候可不承认自己说过“结婚就能够离婚”的话了,而是坚决不同意她离婚,说:“太丢人了,我和你爸的脸往哪里放?!”
现代社会,人们尊重瞬间的豪情,闪婚的人多了起来。只惋惜,很多人只英勇了前半程,却在后半程脆弱不前。()结婚前是西方观念,结婚后是东方心态,冒然闯进婚姻的殿堂,然后发现自己被困在了里面。
和别的赌博不同的是,这赌的是婚姻,押上的是自己未来的幸福。赌本不可谓不重。
但敢下本,也要输得起。既然输光了手里的筹马,再没有资本可以拿出来,就应当萧洒地拍拍手下台走人。别以为赌鬼就不分档次,赌鬼也有拿得起放得下、有钱就玩、没钱萧洒走人的上品,和坐上去下不来、把全部身家输光还赖着不走的下品。
经济学有止损的概念,人生也是如此。看到此路不通,就应当另选一条路;否则,连个好赌徒都做不成。
和生活耍赖皮,注定要被幸福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