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毕业生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毕业生们:
想到你们此时正在向往/焦虑自己崭新的人生,我就不可避免回到很多年前自己毕业的时候:一切都模模糊糊的。我们都迫不及待,好像一切欲望马上必须要达成,否则我们都会受不了的:好的工作、好的恋人,以后就是好的婚姻。我们那一代如此迫切的要稳定下来,以致于还没搞清楚人生长得出乎想象,同时又短得使人惊讶。
隔了很多年以后,我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并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他人。我看到他人把那时候向往的完善生活寻求得手以后,所面对的空虚、无趣,和不断重复的窘境。而此时,大家差不多是30多岁。奇怪的是:不管你20多岁时有多么孤独、艰苦,看不到希望,到了30多岁以后,大部份人,都还算是活得不错。乃至,不管单身女性在29岁时,多么坚定的觉得自己要孤独终老,大部份也都在35岁之前解决了问题,乃至迅速怀孕生子了。年轻时候担心的落魄和失望,终究都没有产生。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倒产生了:一个家庭幸福、工作成功,正怀着第二孩子的朋友,忽然跟我说,她觉得“人生是毫无意义,也毫无乐趣。”
周围的朋友几近都在面对这一点:当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房子及另外一半以后,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加容易,反而更难快乐了。20出头刚毕业的时候,我们辛苦的工作却满怀希望,但30多岁以后,不管工作多么顺手,事实上,它也很难再满足我们了。人们面对的是新的瓶颈:工作的瓶颈,生活的瓶颈。“也许我还能升职,但事实上我根本不羡慕我的上司。”能诱惑我们的东西愈来愈少,所以很多人倒宁可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奇妙的不忠,或不切实际的创业。
我看到同龄人们的窘境,和寻求突围的渴望,才意想到20多岁时我们不过急切的给自己找一个舒适的牢笼罢了。我们习惯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类学校体制对自己的要求,以致于没法适应自由。当我们来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社会生活以后,我们仍然希望被限制、被某个机制肯定,以致于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甚么。而等我们在这个机制中到了某种舒适的程度时,才发现好像一切都弄错了:我们既没有真正去了解世界,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
更加奇特的是:虽然你们这一代物资更加丰富、看似更加自由,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去旅行、去享受,某种程度上,其实不是自由的意味,而是另外一种想象中的生活而已。
所以,如果要给出一些其实不入耳,也不实用的经验,我在此时的看法是:越早肯定自己真实的兴趣越好,不管这个兴趣是甚么。越早找到自己能够立足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哪怕是去当个木匠,也是最好现在就找个师傅。等过了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只要你内心还有真正能够让你愿意献身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是有重点的,才能取得真实的满足,并能延续为你的生活输入希望。家庭、工作,说实话,终究都没法支持你度过漫长而无聊的人生,特别等你年龄渐长,能支持你的,惟有你自己内心深处不熄的火苗。
找到自己的锚,然后远航出海吧。
祝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