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来接受奖杯
文/马琳娜·罗曼
不久之前,有一名女邻居生下了一个只有一只手的女婴,女邻居和她的丈夫备受打击。大约一星期后我在集会上遇见这对夫妇,他们问我有甚么建议。我并没有甚么高明之见,只有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可以同他们分享。
我的心得是:世上有数以百万的人将自己的残疾置之度外,成绩了难以想象的成功。正如我童年时父亲常常对我说:“你可以学会用与常人不同的方法,将事情做得一样出色!”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的残疾,而是如何面对残疾给你带来的挑战;我们没有权利把残疾当作借口,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我们的义务。
童年时,我的父亲给了我巨大的动力。我生来没有右手,但是我从没觉得不如他人。我从小具有良好的身体调和性,我逐步爱上了运动。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在自家院里与父亲玩投球接球,就这样学会了打棒球。唯一的不同是我投球和接球只能用同一只手。为此,父亲帮我摸索出一个办法,投球时手套挂在右臂上,投完球左手迅速戴上手套,准备接球。父亲说:“就这样,不管脚下的路将你带往何方,都不要放弃!”
对,不要放弃!在长达10年的练习中,我总想象自己是我最爱好的投手,把球投向自家房子的砖墙,然后戴上手套接住弹回的球。我向着墙越走越近,迫使自己不断加快戴手套的速度。
长大后,运动成为我赢得他人尊重的途径。或许我在内心深处觉得,如果我在赛场上表现出色,别的孩子就不会觉得我与他们不同。我希望通过这引发他人的注意,却不喜欢人们关注我的残疾。最近《洛杉矶时报》报导了一名出色的高中生投手——他也只有一只手。他提到了我的名字,说不希望自己像我一样身有残疾。起初我感觉很受伤,但是后来我理解了,这正是我自己当年的感觉。我不想被人看做是一个残废人。()请将注意力放在我的投球上,而不是我的手上。
在我19岁时,年老的父亲去世前对我说:“其实,你被赋予了许多才能,但是必须记住:你用它们做了甚么。”我安慰着回答:“我知道,爸爸,你没容许我将残疾作为借口。”我衷心肠喜欢投球。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你衷心酷爱的事业。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豪情,那末行走在通往成功的艰苦道路上也会变成享受。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已知道。我加入密歇根大学棒球队,两次入选国家队,还参加了1988年的奥运会。虽然我在职业棒球大同盟征战了将近10年,奥运会还是我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我的职业生涯并不是风平浪静,我曾单赛季赢了18场比赛,也曾一年输掉18场。
我想告知那个小女孩:“残疾其实不可怕,99%的时间我乃至忘记我比常人少了一只手,我也历来不曾羡慕具有双手的人。重要的不是你比他人少甚么,而是发挥你具有的才能。想象在你生命的尽头有人问你:‘你被赋予了许多才能,你用它们做了甚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力,不要孤负你的潜力,这是我们人生的责任。”
我也想告知女孩的父母,我多么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鼓励我参与,但是其实不对我的每次投球指手画脚。他们从不由于我少了一只手而放松要求,乃至期望我比他人做得更好。我将永久感谢父亲给我的动力:他没有容许我将手有残疾作为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