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自己酷炫很简单:心存梦想,为之努力
文/居经纬
昨天有网友跟我说她感觉自己过得很失败。
我问她为何。
她回答说:“你才20岁,就可以写出很好的文,我明显没有你那末酷炫。”
“酷炫?你意思是你生活得不够酷炫,所以很失败?”我明显有点惊讶。
“也不是,就是没有亮点啊,感觉一无是处。”
“你肯定想多了。”
她执意说自己真的很失败,我知道我的单方面劝慰肯定没用的。然后我自己也在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现在最开心的时候是写完一篇文章,然后得到很多人的共鸣,被很多人分享,成为热门日志。然后有一些文化传媒的公司找我,我还伪装淡定,其实内心早已原子弹爆发。
但是当我看到他人的文字的时候,我也自行惭愧,王路的才学渊博我没法匹及,张佳玮的博闻强记我无地自容,张嘉佳的动人故事我也只能暗自叫绝,还有郭小四的华丽,韩寒的锋利。我除温暖,仿佛已没有其他地方值得一提。况且,温暖写文的人大有人在,我只是渺小的存在。
每每这样想的时候肯定会自信心受挫,然后合上电脑,去书吧好好“充电”去了。
充着充着就突然觉得我为何要跟他们比,他们有他们的特长,我可以学习,但不能意气消沉呀,所以我就一边写文一边看书了。
一边输入,一边输出,我觉得还是有成绩感的,用她的话来讲就是“酷炫”。
所以在我看来想要自己“酷炫”很简单:心存梦想,为之努力。
很多人都有梦想,却很少有人为之努力。
而且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的改变不停改变的,这倒不足为奇,但是当你沉醉在转换梦想的进程和对那些美好未来的空想,你就无可救药了。
你说你只是喜欢空想,你凭甚么过上你要的生活。
我们很多人在此人生旅途中都充当了看客,看着身旁的人在为梦想拼搏,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偶尔羡慕一下然后转身继续过自己看似安逸的生活。
我们中的这些人是永久的观众,就像中央电视台录节目时的那些免费观众,有人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偶像,有人是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免费心态,也有的是纯洁去找茬,虽然不在现场大肆闹事,但在私下却嗤之以鼻。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确当年都是斗志高昂的,我们有梦想,我们有渴望,我们只不过在愈来愈成熟的同时,被时光和社会磨去了当年的锐气,变得心安理得、安于现状,虽然我们对现在的自己不满,但相对对过去的“幼稚心态而言”,自己好在没有过去“不可一世”了,我们这样洋洋得意地以为着。
变乖了,就变得懒了,或许这真是一个真谛。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如何开发软件取得Macworld Award 特等奖,如何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如何登上了《福布斯》封面,如何有了自己的公司。
这位跟我一般大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将自己从小到大吹过的牛逼逐一变成了现实。
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自由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和不奋斗的人拉开差距的。
他自嘲道:搜狗输入法终究有了自己的名字,不再会有人打错了。他叫季逸超。
或许我们中一些人总是一直都很好奇为何名人说的话就有社会效应,而自己不管话在怎样精辟也无人问津。
你可知道会说话的人太多,会做事的人却是可怜的希少。
用行动证实过得语言才能有说服力。
所以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内心除欣赏就是折服,还有那久违的不甘。
一样的90后,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不是一定要超过他的成绩,最少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付出就有回报,所以不要再怨天尤人,不要再唉声叹息,在你的才华还不能撑起你梦想的时候,埋下你的头,好好看书。
说到这里,再回想那位网友的话,相比较季逸超的生活,我的又怎能算上酷炫?连“酷”都算不上,根本就没有资历“炫”了。
我想当年的季逸超也只是一个拿着《福布斯》装逼说将来要成为封面人物的少年,可跟我们很多人不一样地是,他说完就呆在自己房中专心致志研究各种编程各种我一窍不通的高科技了。
张嘉佳成名前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写字者,当了几年北漂,后来展转又去了南京,跌跌撞撞,从我们的全球途经,最后成为最会讲故事的人。
还有降级n个层次说说那位网友认为酷炫的我,如果倒退一个月,肯定没有听说过我,固然现在也没有人多少人知道我。()我的第一篇人人热门日志《学渣男的爱情故事》问世以来,有好多网友加我人人,加我微信,粉我微博,我受宠若惊。为了温暖你们也为了成绩我自己,我就继续写下去,一发不可整理。这就让那位网友认识了一个她认为“酷炫”的我。
看过一篇文章《你没有变强是由于你一直很舒坦》。文中要我们养成四种习惯:一是:杜绝拖延;二是健身;三是浏览;四是写作。每一个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改变和改良。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说“要好好准备四六级考试,不能裸考了”,可每每却总是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安慰自己:这次裸考,看人品了,下次好好准备;
还有那些信誓旦旦说要考个名牌学校的研究生却每天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大有人在。
还有一些在追梦途中中途而废的人,还没流过量少汗水,就哭得稀里哗啦:“不行了,太苦逼了,我还是平平凡凡地做一个普通人吧。”
他们有一天会从梦中醒来,满头大汗,由于梦见自己将来的生活,每天出奇的机械而简单,不用想象也能描绘出来,他们惴惴不安。
我们很多人会成为我们自己最讨厌的那些人。
前一阵子,知乎有个热门问题“人这一生为何会努力”,一名网友给出了一个精巧的回答:
有时候我在想,一生满足于一个吃回锅肉的地方,那肉夹馍怎样办?那锅包肉怎样办?
我们常常会想到这世界会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很多美食还没有吃过,很多知识还没有掌握,很多事情很没有想明白,很多欲望好没有实现。
你可能不会想这么多,但是你记得当年你可是第一位吗?
一想到这些,我们常常心里就躁动不安,屁股就座不住,惭愧感也油但是生。
但是只是暂时的惭愧罢了,又有谁会为之付之努力,这个世界惭愧永久比努力来得低廉。
愈来愈多的问题相继而来,你不能烦恼,不能抱怨,你要学会想方想法解决他们。
我们要学会把回想搁置心角,把真实安于立命,成天胡思乱想不如把床头的书看完。
那些苦逼地日子里,没有人喝彩,也没有人陪伴。随时就有可能饱受打击然后萎靡不振,随处都有冷言冷语然后嗤之以鼻。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深信在难搞的日子里也能笑出声来。
曾问过一个学长:怎样一个人材能玩得很high?
“自娱自乐不就很high吗?”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段沉默的时光。在没有人喝彩的时候,人生有时候也要自娱自乐。由于我们怕孤独,怕冷落。
你是你最好的观众。你是你最好的佳宾。你可以为你鼓掌,当你鼓掌的那一霎时,你要相信你的人生已很“酷炫”了。
没有甚么比自娱自乐更酷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