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是不会自动为你铺路的
文 / 特立独行的猫
朋友年前失业,过年期间不断的翻报纸找机会,节后挨个面试,但很少有成功的,总是被问到一些她不会的工作内容。
我问她: “这你应当做过吧,不是你们这行业很普通的工作嘛?” 她总是回答:“这当年是XXX做的,我都没碰过。”或“这工作内容我一直不喜欢,所以一般老板让我做我也不做,谁知道今天要用啊”。这让我想起了很多他人的和自己的故事。
头几天收到一名三十五六岁的先辈的来信,向我聊起她的职场困惑。先辈马上要奔四了,孩子尚且年纪小,老人又到了需要人照顾而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职场里身强体壮有干劲儿工资低的年轻人潮水般的涌上来,压力很大。而更要命的是,今天的她在公司里能力属于一般,跟很多年轻人一个职位,虽然家里不缺钱,但在一群小孩子中间混着,心里不舒服有时候还要被他人给脸色;可自己还真不敢辞职回家当太太,担心一点经济独立能力都没有未来会有问题。
我问她有无想过造成这类状态最开始的缘由是甚么?她说是在结婚后想着有老公赚钱还算挺多,便想着不用那末努力拼命了,差不多得了,甚么都不争不抢能推给他人自己绝不干的心态混迹在职场里,按点上下班照顾家里和老人,没事儿逛街美容的生活真心不错。可那时候的她才二十六七岁,未来的职场还有二三十年,混日子一天两天可以,可三五年差距就太不言而喻了。嫁个有点小钱的老公,婚后找个清闲工作朝九晚五是多少女孩希望的梦想生活,可先辈的现在却赤裸裸的告知我们,生活不是自动为你铺路的,你不是迪拜公主,也不是凯特王妃,躲过去的总有一天要找你来还。
我从21岁的时候开始实习,22岁毕业就开始工作,身在知名大公司,入行又足够早,看着身旁好多25、26岁的朋友们比也不过坐一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位置,生活上也比自己宽裕不了太多,总觉得自己的未来足够敞亮,想着这样小年纪,努把力,等自己25、26岁的时候,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比他们要超前很多呢。三四年后,真到25、26岁的时候,我的人生并没有到达曾料想的那些高度,仅仅是比曾这个年纪的朋友们好一些而已。回想起来,大体是由于总觉得自己起步早,便会洋洋得意于年龄优势,总觉得有的是时间,打打闹闹,也不争分夺秒,结果蹉跎了岁月,用尽了青春。()今天的自己虽一点都不敢懈怠,但身体已然没法像刚毕业时候熬夜加班还热血沸腾,生活里也有了很多其他内容让自己没法专一的去做一件事了。
曾的实习生现在正式工作了,想让我对她说些甚么打鸡血的话。结合自这么多看似差不多教训的故事,打鸡血的话没有,但建议倒是有一条。那就是在工作前三年的时候甚么都要去做,去努力做,去拼命做,有过剩的精力不要太过沉迷自由而纵情泡酒吧夜店KTV。纵然前三年是最辛苦,薪水最低,看起来付出和回报差距过大的三年,但却是人人都愿意毫无保存的教你给你的三年,更是奠定了未来职场生涯的基础的三年。
别说甚么工作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全部的生活之类的话,前三年还没甚么资历说这话。环顾自己和周围朋友的职场磕绊,追根溯源,都与职场前三年的基础有关。那些曾躲过的辛苦,逃过的困难,自以为荣幸没有分配到自己头上的费时费力的事,总有那末一天成为自己职场生涯的软肋,让你懊恼当初为何不多长个眼睛看一看。
我们总取笑日本女人婚后不工作只服侍老公,特别没有地位,如果说这是日本传统习惯使然的结果,可我们为何会一边取笑他人没地位,一边自己又期盼过这样看似轻松其实隐患还挺大的日子呢?地位这类事情,历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每天的努力,都是在给明天的生活埋下伏笔。男人的每面都可以很帅,女人的每一个年纪都有自己的美,每次见到那些在生活每一个年纪每面都熠熠生辉的人,总觉得,这,才是自己企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