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输了出发点,最少我们还有拐点
文/猪小浅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由于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久霸占着学校的第一位。后者由于性情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非常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听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他人家的孩子”。他人家的孩子甚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情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的确是优秀得让她不能不打心眼儿里膜拜。
其实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一直过得特别顺畅。她除性情有些夸大,骨子里有些叛逆之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个时候她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直到中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杨丽丽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苏小薇委曲到达一所普通中学的分数线。两个人的人生在大人看来,仿佛从这一步就开始泾渭分明。
高中三年,杨丽丽一如既往地优秀得让人望尘莫及。那个时候苏小薇最怕的是春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拿两个人做比较。之前她也不在乎,可仿佛是一夜之间她渐渐地开始思考起人生这样重大的话题,杨丽丽永久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若真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与杨丽丽比拼,她觉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败。
杨丽丽接到北京大学通知书的时候,苏小薇的分数恰好到达二本分数线。如果说人生摈弃掉诞生这样的客观因素,从这一步开始作为出发点的话,那苏小薇不能不承认,她在出发点上输了一大截。
大学四年,苏小薇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她活跃在学校的各大社团,是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乃至带领一帮文学爱好者把一本校园刊物办得有模有样。空闲的时候,她就躲进图书馆给各大杂志写稿子,四年坚持下来已经是小着名气。毕业的那年,她去了北京,带着各种获奖作品加上面试时的出色表现,挤进了当地着名的报社。
苏小薇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同一栋大楼里遇见杨丽丽。更戏剧化的是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她与学商务英语的杨丽丽供职的是同一家单位的不同部门。人生仿佛在那一刻殊途同归,如果说有甚么不同,杨丽丽的每步都走得稳妥而有力,而苏小薇的人生开窍得有点晚。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在人生的拐点上,赢得很漂亮。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说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方法千千万万种,终究不过是殊途同归。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吧,即使我们输了出发点,最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说不定哪天拐个弯,看到的就是那个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