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梦想在心里温暖自己

发布时间:2021-05-03

梦想在心里温暖自己

梦想在心里温暖自己

文/新东方 张戈

自2005年开始,每逢春季,新东方“梦想之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中学生励志系列公益讲座”活动都如约出发。9年来,我们走了上百个城市,让近百万学生听到关于梦想的豪情演讲。每个城市、每所学校、每个礼堂,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讲师回味无穷。

和同学们讨论梦想,是一个非常成心思的体验,由于很多年轻人对梦想还是处于一个空有一腔热忱或是仍然迷茫的状态,我们可以将这些个人内心的想法拿出来进行分享讨论,而讨论的意义在于,当一个人堕入迷茫,或显得疑惑的时候,讨论,可让自己有机会看清自己,明白到底甚么对自己更加重要。

总听到很多人批评现在的年轻人缺少梦想,我不喜欢这样的评判,由于其实每一个人对梦想的定义其实不相同。我们所理解的“梦想”,常常只是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一种价值观或是人生目标。对有些人而言,梦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通过设计自我的生活轨迹,努力地向着这个目标靠拢。而另外一些人的梦想则是明知永久不可能的实现,但却可以在心里温暖自己。所有的这些,都无关他人,也由于这样,谁也没有权利去批评他人缺少梦想。你不是那个人,你又如何知道那个人的内心?

但我又深信,每一个人心中一定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如“做一个教育家”、“成为行业领头人”、“环游世界”般常规而大张旗鼓,也许如“孩子考上大学”“月薪超过3000”、“猪肉价格高些,好卖个好价钱”般平淡务实,或更如“解救世界”、“寻觅外星人”、“嫁给刘德华”般荒谬而不合逻辑……即便是没有在众人眼光中的任何领域获得成绩,但只要努力生活,开开心心肠走自己的人生路,都是值得肯定与分享的故事。由于但凡如此,对生活,梦想都没有失去过。

我亦看到很多人否认他人的梦想。比如凤姐罗玉凤,前一段时间她不远万里到美国中文电视台应聘。这件事情迅速成了国内各大媒体的文娱头条,大家挑着眉毛咂着嘴讨论着她已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仍有她的传说。口气中的嘲弄、不屑、讽刺、戏谑让我心有不快。我想说的是,这个怀揣一张大专文凭的女子,其胆识足以让许多名校毕业生汗颜。也许,她的确其貌不扬,的确有炒作的成份,的确做了些使人大跌眼镜之事,但毕竟,她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欢乐而从未有过任何伤害吧。凤姐正奔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面露讥讽的你呢?还记得你的梦想吗?你那低微、或远大的梦想;你那单纯、或复杂的梦想;你那朴素、或华丽的梦想,你都记得并在用它鼓舞自己吗?

英文中,我喜欢“Keep Walking”这个词,由于除非一个人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不然的话,我们总要坚持走下去,被动的,主动的,不管走怎样的方向。而所有的成功都不能复制,由于没有人可以重复他人走过的道路,时期不同,大环境的不同,机遇亦各不相同。我们只能去寻觅一些可以鉴戒的东西,就是去看看支持那些成功的人走下去的东西,一种理念,或是一个梦想。“幸福在远处,如果你不自己走过去,你别期望它走过来。”凤姐只是在义无返顾地用自己的理念梦想支持自己坚持走下去而已,那末为什么不记住这个不断追逐自己梦想的女孩子,给她多一点的宽容与尊重呢?如果有人质疑你的梦想,别辩解,尊重自己,即便做梦,即便会梦醒,也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的确,目前有很多年轻人处在困难里面,大学一毕业面临就业问题,紧接着又有蜗居的问题,住房的问题。来自乡村、来自外省的年轻人进入城市以后,又会非常失望。那些看起来不如意,让人懊丧的事情非常多。在这样的氛围中,“梦想之旅”更想将那些有勇气、有智慧的人或事寻觅出来,分享给年轻人。我们来自同一种贫困,投入的是同一种不公,但我相信怀抱梦想,我们便能克服心魔,不再慌不择路,不再忧愁上身。

梦想幻灭了,终还有重圆的机会;梦想暂时被搁置,终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年轻的朋友,如若选择了远方,还请不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