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发布时间:2021-02-23

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熊培云:由于无力,所以执着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整天繁忙,却不知道自己最合适做甚么,最喜欢做甚么,最需要做甚么,只在送旧迎新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就在近几年,很多写诗歌或写小说的人也开始转业,该出手时就出手,做起了评论员来。这一切转变,恐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光怪陆离的现实,让那些以想象为业的人对自己的想象力失望了吧!人们经常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无穷,给了这个世界无以数计的奇异景观。事实上,转型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也是如此传奇,它的创造力已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临时性强奸”、“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

和现实相比,诗人与小说家不但输掉了想象力,而且输掉了修辞的能力。难怪有人说,转型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需要小说了,诗歌也一样——现在需要的是评论。而我,正是在这一时期浪潮的推动下,并由着自己思考问题的乐趣,卷入到评论写作中来的。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参加报社的工作没多久,有机会开专栏写评论。而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便是领导之领导下达的小要求:“评论可以写啊,但不能有观点。”好在事在人为,这个“第22条军规”并没有完全阻碍我的成长。2002年,在大学毕业六、七年后,我辞去了第一份工作。回想那次辞职的进程,其间不乏惆怅与纠结。在此之前,由于希望报社能给我一个外派的机会,再加上日报是以日为工作单位,醒来就得继续工作,不能对未来做一个很好的打算,为此蹉跎了很多岁月。直到一个清凉的夜晚,我下完夜班准备回家,就在我独自走下报社大楼去开自行车锁的那一霎时,像是突然被电击了一样。我听到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嘿,你为何要在这里等机会呢?你年轻,还有梦想,你能为自己决策。那个有决策权的你为何不给有梦想的你一个机会呢?你为何不让他去试试呢?如果连你都不肯给自己机会,谁还会给你机会呢?”

是啊,我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我不能由于不给自己机会而荒废青春。那一刻,我找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清明与气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让自己给自己机会。就这样,几个月内我很快办完了赴法自费留学的手续。你得承认,对一个田舍郎弟而言,这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留学生都是父母大把大把给钱,而我在留学时还必须每一年给乡下父母寄一些钱,包括其间母亲做手术的费用。不是说了吗,我是家里的“临时政府”。固然,即便如此,日子过得还算宽裕。毕竟此前工作的几年,我做过一些兼职,还有一些积蓄。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这点上,我对原单位及曾效率过的网络公司还是感恩的。我因此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并且体会到了财务自由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便利。所以,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甚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末静下心来读点书,要末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临行话别,报社有位兄长和我讲了一段很成心思的话,大意是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堵对你来讲其实毫无意义。虽然我正是这样做的,这段话仿佛也只是为了表达对我辞职留学的赞同,但我不能不说,它对我很有启发,恍如为我的离职出走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内涵。这算是我现在谈论的“自由在高处”的最早一点机缘吧。

乔布斯说,“你须寻得所爱。”这个问题在我少年时便已解决了。我知道一生所爱,除思考与写作,我的生命别无豪情。我需要寻觅的只是一个更开阔的平台,打开自己的世界。而这一切,在我跨出国门后,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从今往后,我可以为任何华文媒体写作,接受他们的约稿。在身份上,我不再属于任何一家单位,我感遭到了甚么是“面朝社会,春暖花开”。更重要的是,我在空间上阔别了国家,在时间上找回了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时期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期,就好像虽然一样处于穿越历史三峡的转型时期,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本日也不会同等于法兰西的十九世纪。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一点点努力,让我们所处的时期——这时候间上的家园,成为最好的时期。

在大学的课堂上,我常和学生提及斯蒂芬?茨威格写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荣幸,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展开;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锻炼人格,培养思惟能力,还在于找到或肯定裨益毕生的兴趣。如果你找到了真正属于你的兴趣,愿意毕生为此努力,即便没有读完大学,你的人生也一定是饱满而有希望的。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整天繁忙,却不知道自己最合适做甚么,最喜欢做甚么,最需要做甚么,只在送旧迎新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有时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无趣,由于要做那末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记得上中学时,为了高考,学校墙壁上到处是“坚持”、“毅力”等鼓励人心的词语,当时不觉得有甚么不妥。但是,今天回过头去看,难免会有这样的经验(无宁说是教训)与心得,靠着“坚持”、“毅力”去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或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我没法不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溟溟当中有着某种神秘的气力。我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在我年少之时,就知道自己会将一生献给文字,献给自己无穷接近真谛的愿望,并且年年乐此不疲。不管是写甚么,一切得益于我的两个天性:一是怀疑的精神,二是思想的乐趣。而这一切,都是符合我的自由的本性的。有怀疑的精神,就很少会盲从,人生因此少走许多弯路;能体味思想的乐趣,做事便无所谓毅力与坚持,做甚么都乐在其中了。我每天都不舍得睡,想了解世界多一点,想写作时间多一点。唯一需要有毅力来做却又未做成的事情是劝自己早点睡觉。就像一个男人爱上了可谓“Soulmate(灵魂之伴侣)”的美人,愿意与她共度一生,这明显是不需要甚么毅力的。